主管单位:河北省民政厅   登记机关: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成立时间:2023年11月

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马达加斯加农户有了新选择

来源: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大米是马达加斯加人民的主食。在这座非洲最大的岛屿上,44%的可耕地种植水稻,70%的人口从事水稻种植。马达加斯加有多个水稻种植区,适宜种植多种品类的水稻。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马达加斯加拥有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具备成为水稻种植大国的潜力。然而,受稻种质量不高、种植技术落后等影响,多年来,马达加斯加水稻平均产量仅为每公顷2.5吨至3.5吨。

2007年,马达加斯加开始引入中国杂交水稻。我们与中方团队合作,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多点测试,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逐渐在马达加斯加落地推广。实践证明,中国专家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产量高、种植效果好,许多马达加斯加农户有了新选择。

2019年,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非洲分中心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正式成立,中国专家将杂交水稻技术、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同马达加斯加国情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在当地推行的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杂交水稻最高产量可达每公顷11.9吨。产量高、稳定性好成为杂交水稻的名片。在中国专家的长期支持下,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受到越来越多农户的认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种植户表示,杂交水稻对干旱等恶劣气候条件有更好的耐受性。

没有袁隆平院士等中国专家的帮助,就没有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的今天。10多年来,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累计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公顷,平均产量可达每公顷7.5吨左右。马达加斯加有望成为首个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帮助各国推广特色粮食及农产品的“一国一品”全球行动国家项目中,杂交水稻被马达加斯加农业部门选为本国重点打造的旗舰产品。今年6至7月,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中国长沙举办,首次设立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展,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项目是展示成果之一。

杂交水稻种植推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框架下,中国专家还在马达加斯加推广小反刍动物的养殖技术,从牧草种植、人工授精繁育等方面入手,助力马达加斯加提升畜牧养殖水平和畜牧业经济效益。中国专家还为马达加斯加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将先进技术倾囊相授。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我们有近1300人接受了培训。期待马中两国继续推进在杂交水稻领域的合作,携手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贡献。(作者为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

11月22日至23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广西柳州召开,进一步动员部署、扎实推进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全面完成。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2023年至2025年,全国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917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275.9万亩,确保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超过9000万亩,高标准油茶林超过4000万亩,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调度显示,截至11月中旬,全国已完成油茶新增种植473.65万亩、低产林改造463.36万亩,分别占《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任务的85.92%、111.04%,完成2022年因灾受损油茶林补植补造72.10万亩,种苗抽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实现良好开局。

会议要求,各油茶产区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发展定位;压实责任,落实落细目标任务;严把种苗关,大力加强油茶良种选育和推广;加快推进,高标准实施油茶造林和低产林改造;落实好用地用钱政策,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链延链,做好品牌宣传推广;切实抓好冬春生产,推动三年行动上台阶上水平。

立冬已过,全国油茶籽采收已经进入尾声,即将进入冬春油茶造林生产黄金季节。国家林草局表示,2024年,全国计划安排油茶生产任务1000万亩左右,略高于今年。油茶良种苗木供需总体平衡,但存在区域、品种等结构性矛盾,将通过余缺调剂予以解决。经过连续两年受灾减产,今年各地油茶花芽分化较好,2024年油茶有望大丰收。

本次会议创新组织形式,不设室内会场,开在田间地头,开在茶籽晾晒场。会议考察了香花油茶良种中试基地、油茶低产林改造成果,观摩了油茶机械采收,参观了油茶生产线和各地油茶产品展示,现场交流、现场提问、现场作答、现场部署。中央财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派员参加。

相关链接: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主管单位:河北省民政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战略和合作理事成员单位:千喜鹤集团

地       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陵园西解放道39号

本站关键词: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张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