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河北省民政厅 登记机关: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成立时间:2023年11月
导航
科技动态
杉木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专家组抽查了南丹山口林场甲尧分场项目阶段性成果“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培育技术模式”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效果,经审阅资料和质询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各项任务和指标,同意通过“里程碑”节点考核。
项目负责人、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介绍,项目执行期为2021年12月至2024年11月,截至今年5月,已在福建、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等地建立杉木大径材培育、杉阔混交及杉木近自然改造试验示范林2071亩。
项目设置了杉木多因子全周期耦合优化控制技术等4个课题,联合10家联盟理事单位协同攻关,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基于福建、广西截至2022年连续观测41年的杉木密度与立地控制定位试验林,系统揭示了杉木大径材全周期立地与密度控制动态规律及效果,融合不同产区1000余块样地首次创新性提出14至28等8个指数级立地的“三阶段—六确定”杉木大径材全周期定向培育技术模式,大径材材种出材量及出材率可提高11%至50%。阐明了遗传、立地、密度与修枝耦合调控大径级无节良材形成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杉木幼龄林大径级无节板材培育技术,大径级无节板材出材率提高35.39%至43.82%,提出了杉木中龄林大径级无节柱材培育技术,可实现大径级无节柱材出材率达54.83%。揭示了杉阔混交林高生产力的土壤有机质形成机制,提出的杉楠混交林蓄积量和大径材出材量较杉木纯林分别提高23.1%和25.5%。揭示了杉阔复层林地力维护和提升土壤肥力的机制,初步提出了杉木大径材长周期近自然经营技术,林下植被显著增加,土壤肥力显著提升。项目取得的相关技术成果,将有效支撑杉木大径材林、无节材林、混交林及近自然林质量提升及长期生产力维护管理。
在黑龙江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耐盐碱水稻品种“龙稻21”实测亩产508.6公斤。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早熟耐盐碱水稻品种产量实现新突破。
实测亩产508.6公斤
测产现场,由11位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选取长势均匀、有代表性的田块,现场检测了pH值后,立即开始收割。经过计算,实收田块土壤pH值为9,实收面积2206平方米,扣除杂质和含水量后,最后亩产508.6公斤。种植户表示,“龙稻21”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种才能产好粮。高产的品种为盐碱地水稻大面积推广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品种、技术进行改良
专家表示,盐碱地产粮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筛选出来好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提高插秧密度,用酸性肥料做底肥。同时,种耐盐碱水稻是一个很好的改良方法。多种几年,盐碱地就会变成丰产田、增收田。
责任编辑:彭祎晗 贺志强 高岩
在黑龙江安达市先源乡八里岗村,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耐盐碱水稻品种“龙稻21”实测亩产508.6公斤。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早熟耐盐碱水稻品种产量实现新突破。
实测亩产508.6公斤
测产现场,由11位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选取长势均匀、有代表性的田块,现场检测了pH值后,立即开始收割。经过计算,实收田块土壤pH值为9,实收面积2206平方米,扣除杂质和含水量后,最后亩产508.6公斤。种植户表示,“龙稻21”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种才能产好粮。高产的品种为盐碱地水稻大面积推广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品种、技术进行改良
专家表示,盐碱地产粮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科研人员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筛选出来好的耐盐碱水稻品种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提高插秧密度,用酸性肥料做底肥。同时,种耐盐碱水稻是一个很好的改良方法。多种几年,盐碱地就会变成丰产田、增收田。
责任编辑:彭祎晗 贺志强 高岩
友
情
链
接
主管单位:河北省民政厅
主办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
战略和合作理事成员单位:千喜鹤集团
地 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陵园西解放道39号